8和9的认识 主备人:许冬丽 复备人: 领导签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52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的1~5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8和9。 2、使学生掌握9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并掌握8和9的组成。 3、培养学生有序地看图,掌握有序数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9以内的数的数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并 教学难点:掌握8和9的组成。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8和9。 2、使学生掌握9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并掌握8和9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示标(4分钟) 1.出示教学情境图: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汇报: a.校园两旁有8棵树。 b.花坛里有8朵花。 c.黑板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d.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 e.有8个小朋友和1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 f.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师小结:大家观察得很仔细,都发现了这张图中藏着两个数字宝宝8和9,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两个数字。(板书课题) 2、请看学习目标。(师读)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8和9。 (2)、使学生掌握9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并掌握8和9的组成。 二、引导自学、交流释疑(16分钟) 1.学具操作,认识8和9 教师出示8和9点子图: 教师:这幅图上的点子表示几?(左边表示8,右边表示9) 师:你能拿出小棒来表示这两个数吗?可以摆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 学生汇报,动手操作。 教师出示计数器,拨7个珠子,提问:怎样拨能表示8呢?(再添上一个就是8个) 教师:8个再拨一个就是几个呢?(9个) 学生学具操作,小组内展示。 2、认识9以内数的顺序。 教师出示直尺图:8在谁的前面?9的前面是谁?8在谁的后面? 0 1 2 3 4 5 6 7 8 9 学生观察直尺图,一一汇报。 师小结: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个个都是好样的,从一幅直尺图上发现了那么多的秘密!为我们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表扬! 3.比较9以内数 的大小 出示7、8、9的点子图。 师:怎样很快数出点子数?你能知道这三个数谁大谁小吗? 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数中选择两个数,用以前学过的〈,〉来表示它们的大小。 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7〈8 8〈9 7〈9 8 〉7 9 〉8 9 〉7. 4.教学8,9的序数含义 (1).教师出示课本第51页的小动物图,请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中提出的要求。 (2).指名交流。 (3).请同桌之间模仿课本上的要求互相提一个问题考对方。 5.教学8,9的写法 (1).指导观察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8和9,你觉得8和9像什么?(8像葫芦,9像气球) (2).投影展示8,9的书写笔顺及在写字格中的布局,学生观察学习。 学生边观察师边讲解:8字是一笔写成。从田字格的左半格右上方起笔,自上而下,先写一个S字,接着自下而上过S字腰间,与起笔字处连接,一笔写成。 9字是一笔写成,它的上部像个0,它的竖像个1,上半部这个0要写在上边的小格里,注意要圆滑,不能有棱角,写到0的起笔处,再往左下方写斜竖,一直到下线为止。 6.教学8、9的组成。 (1).教师:请大家用学具分一分,想一想8和9的组成是怎样的,边分边写,小组合作,看哪个组写得又对又快。 (2).学生小组内合作,将8和9的组成全部归纳出来。 (3).小组交流汇报。 三.巩固拓展(13分钟) (1).完成课本第52页“做一做”的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课本第52页“做一做”的第一题。教师引导学生先理解题目的意思,然后独立圈一圈。 (3). 完成课本第54---55页练习十一的第1---3题。 四.当堂检测(5分钟) 完成课本第54---55页练习十一的第4---5题。 五.课堂小结(2分钟)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新知识?你觉得自己表现如何? 学生归纳总结,自我评价。 板书设计: 8、9的认识 7<8 7< 9 8<9 9>8 9>7 8>7 8 9 教学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