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每当读起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这首诗《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就会想到我自己:在我成长的每一天,不也是和成长中的孩子一样每天都在向前走着吗? 回望2010年与新教育的相遇和结缘,我深感自己是一个多么幸运的人!尽管一开始借助教育在线网络跌跌撞撞也行走了一段路程,但那纯属是摸索时期;尽管看不到前方美丽的风景,但我知道自己是在向着明亮那方……直到同年11月,我第一次参加了焦作“全国新教育开放周”活动,我的眼前突然一亮:这不就是我寻找已久,能照亮我前行路的那盏“灯”吗?那一次,我在焦作人民中学的会议大厅静静聆听了一节绘本观摩课《犟龟》,那时,我是刚刚听到这样一句话:“上了路就天天走,就一定能遇到隆重的庆典。”说实话,那时还真的不太懂得这句话的含义,但我知道,自那时起,我才真正地开始上路了…… 也正像犟龟陶陶那样,上了路就天天走,一刻也没有停下来。就这样,通过一些开放周活动,我走出来聆听窗外的声音。2011年的5月,在焦作,我知道了“竹节轩”教室,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完美教室”,懂得了班级文化的构建便是一间教室的灵魂所在,并且认识了海门的倪文娟老师和俞渝萍老师。慢慢地,晨诵、午读、暮省在我的脑海中也渐渐清晰起来。儿童课程在我们不断地学习与践行中也开始稳步前行。那段日子,我几乎每天晚上都会让自己泡在教育在线到凌晨两三点,却一点不感到疲倦,反倒是每当发现一个好的学习资源网站都会兴奋不已,第一时间将这些地址以邮件的形式发给全体老师供大家学习参考。作为学校新教育课程负责人,我有责任也有决心走在前方带领老师们奋力前行。终于在去年9月,我们所有的慧润阶梯人迎来了属于我们自己的第一个庆典——我们全体师生通过一年来的努力与艰辛,在鄂尔多斯东胜的年会上我们被正式授牌为“新教育实验学校”。同年11月,我再次参加焦作开放周活动,这次聆听了李庆明校长的报告后震撼更大。我从中明白了“学校即是开放的图书馆”的道理,懂得了什么叫“诗”与“思”,以及关于“自由”的哲学。 其次,去年暑假我们邀请焦作张硕果老师亲自到我校培训并指导工作,今年暑假又特邀榜样教师快乐小荷侯长缨老师为老师们培训童话剧课程。侯老师让大家最记忆犹新的一句话就是:“顺着嘴巴的方向飞行。”谁改变了自己,谁就改变了全世界。而改变是从阅读开始的。侯老师的培训,让我再次重新认识“课程”,课程究竟是什么。 今年7月,全国新教育年会在山东临淄举行,我义无反顾随学校领导前去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年会学习。认真聆听朱老师“缔造完美教室”的报告,细细咀嚼“完美教室”的真正含义和价值所在。年会开幕式的展演以及新教育实验学校的参观,更加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眼界,并增加了我的又一份思考与反省。 走在新教育的路上,我看到了很多经典的东西;走在新教育的路上,我遇到了很多优秀的榜样老师。如:焦作的张硕果老师、常瑞霞(大杨树)、赵莉莉老师、薛海波老师,山东的常丽华老师,以及新教育研究中的干国祥老师、马玲老师、陈美丽老师包括她和孩子们的故事。 今年4月,为了使自己成长得更快,以便更好地带领我们的团队,我申请加入了网师学习而成为一名网师学员。在网师群里,在魏智渊老师的带领与组织下,我又认识了一大批优秀的网师学员,这里不再一一举例。加入网师,意味着对自己的成长要求更加严格,意味着要让自己比以前更加的辛苦与忙碌,甚至有时候为了完成自己的一份网师作业而整夜不休。但为了成长我不怕、我乐意。因为我知道成长需要付出需要痛。加入网师,使我有了一个良好的习惯就是收听新教育人的微博并坚持每天阅读。每天的微博知识量与信息量都非常大,也有很多东西是只能当时收藏而后慢慢咀嚼品味和领悟的。有一种很深的体会就是越是阅读越能感受到自身阅读的空乏。新教育让我爱上阅读(无论是童书阅读还是专业阅读)都是我今生最美丽的相遇。 在新教育路上,在网师群中,在我的周围,有很多优秀的同行者。与他们相比,或许我还不够优秀,而是那么普通与渺小,但我相信,在这颗普通的内心深处一定蕴含着一种力量,那是对生命的一种敬畏。人活着要有信仰,有所追求,心中有梦,梦就不会遥远。在新教育这个大的团队中,有这样一群有着共同理想的人结伴同行,让自己听从内心的声音:朝向生命、朝向内心、朝向卓越,相信有一天自己也能灿烂绽放。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