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的培养 幼儿的在幼儿园期间要做好的习惯、认知、和能力的培养、为上小学铺好路。 (1 习惯包含着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培养四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1、听——认真听的习惯(一是认真听老师讲二是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3、说——说的习惯 (善于表达) 培养三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事情全由父母包办,生活自理能力差。入小学后,许多事情不能由父母代办,而且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学习。 1、自己整理的习惯 作为家长,则要有目的的让孩子自己穿衣,独立睡觉,自己整理东西。收拾自己的教具、学具,整理书包,看起来简单,其实需要孩子自己主动考虑很多问题。如:"这件东西放在哪里合适?""还需要带什么东西?""老师还有什么要求?"一次次重复这样一个过程,可以发展孩子的思维,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有重要的 作用。 2、做家务的习惯 作为家长,可试图培养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拖地、擦桌子、择菜等。锻炼孩子的细心和动手能力。这样幼儿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在入学以前就会做很多事,自理能力有所增强,孩子在入小学后也就能很快适应小学的生活。 3、做事迅速的习惯 培养时间观念,很有必要,做任何事情都要快速,不拖拉,要先写作业再玩,把磨蹭的坏毛病一定要扼杀在萌芽,将来影响考试,影响身心发展。 支招: 1、学习桌上不得放与学习无关的玩具或者其他生活用品,必须收拾干净; 2、做作业前必须准备好学习用品,中途不得因为削铅笔找橡皮拿尺子中断学习;3、放学回到家,最多用10分钟的时间快速做完准备工作,如喝水、吃点心、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等,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4、只有全部作业做完才能离开学习房间,才能去玩; 5、可以和奖惩联系起来做。 6、没有必要买辅导练习书,让孩子觉得做完学校的作业还得做妈妈买的作业,干脆慢点写,没有了时间就不用做妈妈额外布置的作业了,长此以往,就养 成了做事拖拉的习惯。 7、让孩子自己掌握闲暇时光,快速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心中有个盼头,作业快质量高,学要学得认真,玩要玩得痛快! 其实,幼儿园三年是个完整的教育体系,非常好。我们只要配合老师共同把孩子的习惯培养好,另外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注意以下知识的学习,就能很快适应小学生活,并能一直遥遥领先。 1、提高孩子对语言的理解水平。坚持和孩子多说话,坚持用规范的语言说话。 2、适当学习拼音,减少了学习坡度。拼音书写一定规范,要找准第几格和写的位置。易少不易多,要练习写好自己的名字。 3、尽量多识字,提前读写,增加阅读量,减轻上学后的学习负担,适应小学新课改的要求。 支招: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在写培养女儿的经验时介绍到:没有刻意教过孩子识字,但在过完6岁生日的时候发现,女儿突然认识了很多字。 刚入小学就达到了三年级的孩子的认字的量。 家长在家里需要做的物质准备: 4、实用的文具:买朴素实用安全的普通文具,不买带香味的文具、增白的作业本及修正液等有害孩子健康的文具。不要买功能多的文具盒。 幼小衔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习惯培养的过程,需要的是耐心和对孩子的信心,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