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换一种眼光看待“问题孩子” ——读《乔布斯传》有感 很喜欢苹果手机,但是囊中羞涩,所以没能买一部玩玩。也许是爱屋及乌吧,我很崇拜苹果手机的爸爸——乔布斯。知道了有他的传记,就在第一时间上网买了一本。好厚的书啊,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仿佛也在暗示着乔布斯稍显短暂而厚重的一生。 书很厚,我的时间不多,所以读一周了只读了百十页,但是这百十页让我反复读了两遍,因为我没想到,触动来得这么快!读了书知道,乔布斯自幼就是一个对于电子科技有很高天赋而且有浓厚兴趣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身上也表现出了很多也别的孩子不同的地方:喜欢恶作剧、叛逆,曾经多次被停课,养父母被请家长(呵呵,和我们这儿的情况差不多啊!)17、8岁了,突然成为素食主义者,只吃蔬菜和水果。更要命的是,他竟然因此不洗澡,原因是他说自己吃素,不脏,所以不需要洗澡。一年四季除冬季穿一双拖鞋外,都是光脚跑来跑去。性格刚愎,喜欢控制别人,不愿意被别人控制,不合群,没有多少人愿意和他共事。综合这些因素,所以,他最初上班的公司被迫安排他上夜班——没有人能容忍他的这些怪癖。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成为了科技奇才,造就了一个商业神话,扶植起了苹果帝国。更可贵的是,在他死后,苹果还走在他规划的路上。 他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就我看完的这百十页,我觉得他生活在宽容之中是他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他的养父被请家长,他的养父义正词严:“不是我的孩子有问题,而是你们有问题!”公司的同事不愿意和他一起上班,他的老板却很欣赏,安排他上夜班;他的性格倔强,刚愎,但是他的伙伴们愿意妥协,甚至委曲求全。如果周围的人不欣赏他,不容忍他,他能成功?我不禁为乔布斯庆幸,也很羡慕他。他的周围基本上能为他提供自由生长的土壤。 我突然想到了自己,我不是和乔布斯刚上学的时候遇到的那个不能容忍乔布斯,而赶乔布斯走的老师一样吗?眼里只盯着学生的分数,不能看见学生的调皮、捣蛋,不能容忍学生的怪癖。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当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一味地要求学生不管基础如何,要全心全意学习、读书,否则,就是批评、指责,而全然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是否在学习书本上。而且我还有理由:你们的年龄这么小,不学习能干什么呢?我们这个小地方除了学习还能让你们展示什么呢?实际上,在我的眼睛里,只有学习,只有成绩好,好像才能有出息。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天生我材必有用”。现在学生年龄小,他们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再加上他们的爱好与特长不在于此,所以一部分孩子不喜欢学习,但是一味地责怪就让他们爱上学习了?他们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理解、鼓励、宽容!之所以我一味地批评、指责他们,原因在于我没有改变他们在我眼中的形象。如果我把他们看成一个个爱迪生、乔布斯、爱因斯坦,不说这些大人物了,就把他们看成我的邻居修车老板陈哥,理发老板荣荣,小书店倪老板,我还会批评指责这些可爱的孩子吗?这些小老板们也许上学时的成绩都不好,但是他们现在自食其力,而且凭自己的双手不是过着富裕的生活吗?不要奢求孩子们个个成为乔布斯样的人物——全球几十亿人不就他一个吗?我培养的学生个个都成了在各行各业里的能手,他们是优秀售货员、配钥匙能手、送水工……这样的教育不也是成功的吗? 换一种眼光看待所谓的“问题孩子”吧!相信他们,他们一样会书写出精彩的人生,而且不会比别人的逊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