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天,薛瑞萍老师在我校礼堂言道:“用分数考评老师的学校不是好学校。”当时全场掌声四起。这句话为什么受到了欢迎,身在学校的老师们自然明了其中的缘由。在这里我想说的是,用分数衡量学生成绩进而考评老师,此种作法由来已久,这其中也定是有些道理,不然也不会延续至今,只是我们在操作层面上出现了问题。由于过度使用了这个考评工具,使得我们的教育多了些冷漠,少了些温馨;多了些武断,少了些人性的关怀。因为分数是无情的,当然要由无情才能换得来。不然也不会在教育界呼唤“道德课堂”。这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成为心存善意、心地无私者的共识。如今还抱着个“唯分数论”不放者不仅是短视,而且是可悲的。
可是在我校举行的期中试卷分析会上,竟又出现这种与如今倡导的“道德课堂”极不谐和的一幕。俺心里一阵发酸。
昨天下午,学校在两节课后,组织全校语文教师进行了期中试卷分析会。有两位的分析那叫透彻。一位专门将“某”年级的试卷分数进行了重点的讲述,我想这其中可能别有原因!自我猜测,无非就是想说第一名的班级考得怎么怎么好,最后一名的班级考得怎么怎么不好。这位分析者将考得不好的原因列了几多条,我感觉分析的很认真哟,很仔细哟,很有水平哟。可惜除了分数罗列,便是罗列分数。估计六年级的学生也应该会的。其下年级会不会我不敢保证。随后“某”年级组的教研组长也在台上随声附和了一通。
从音乐角度分析,感觉二位的表演挺“原生态”的。说实在的,当时我只感觉自己水平低,欣赏不了这粗犷、厚重的“原生态”表演,只好站起来上了趟卫生间,洗洗耳朵、洗洗眼。当时我就想,这两位咋这样呢?看来思想领域的改造任重道远啊。
这二位中,一位接的班――是将本年级五个班的优秀学生集中一起。才多长时间,恐怕连学生的名字还认不全呢?就说自己如何如何,忒急了点吧,别忘了,你继承可是原来几位同仁的劳动成果,唉,我快hold不住了。另一位班上学习不好的学生这学期却有不算数的。我只知道我原来班上有将一个个汉字从下往上写的“差生”,有整月不洗澡、整天因为捡废品而迟到“差生”,有整天浑身乱动,不知可否的“差生”,包括现在班上还有那么几个,上课心思集中不了三分钟就神飞天外的学生。当然还有半路来此“化缘”的学生。他们虽然“各有千秋”但我不会,也不可能让他们某个人因成绩不好而要求学校不算数,我知道坚持什么!我知道他们只是孩子,是一个个生命,尊重他们就是尊重自己,因为我们的生命是多样的集合,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分数我也看重,谁不愿意自己班的学生考高分呀,我的学生没有考高分时,我也会心酸,这是人之常情。我同样明白,分数是无情的,要想让学生为你考高分,恐怕只能强迫学生多做重复性练习,这是铁律,这是由试卷命题决定了的。可我认为孩子是有生理与智力上的差别的,我尊重这样的差别。这是常识,这是规律。学生考不好,我的钱会受损失,我的心情也会不好,但我决不会玩弄伎俩,这是做人的根本,那样我的心会更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