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圈子 | 博客首页 | 圈子首页 | 帮助

焦作市解放东路第一小学2013届6.3班 http://q.xxt.cn/banji433307672873

圈 主
博 主
圈子公告更多>>>
日志 >> 查看日志
圈子点击448次 | 博客点击1148次 | 评论0次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例谈.

发表时间:2011-08-18 17:16:48 [查看原文]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例谈

人类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方面的技术、资源、方法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让内容丰富的学科课堂教学作为信息技术的有效的载体,又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科课堂教学的一种崭新的支撑,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学与教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的教育新理念。

1、整合的界定。这里的整合,是指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二者的最优组合,扬二者之长,补二者之短。融二者为一个不可分的整体,达到1+1>2的效益。主要作为工具手段存在的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主,但并不是全部,而是与其它信息技术多种媒体共同发挥作用,但灵魂仍是教学设计本身,计算机起辅助作用,以展示传统教学无法实现或很难实现的教学任务。整合不仅仅是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合,也不是说用了多媒体课件就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而是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寻找二者的最佳结合点。整合的目的在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传统教学无法解决的教学难点,要求展示事物变化过程,刺激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引发学生主动、积极、创新的思维,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

2、整合的效果评定。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效果是由教学设计是否合理而定,而不是由计算机技术高低而定。计算机技术在整合中只是作为工具手段而存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灵魂是教学设计本身,整合的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留给学生必要的思考空间,鼓励学生放胆求新,品尝、体验、发现创造性学习的无穷乐趣。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进而得到主动、全面的发展。

3、整合的关键在于教师角色应由“主演”变“导演”。我们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化教学中,教师应从台上的“主演”变成场内的“导演”。虽然这样的转变让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减少了,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垄断者,但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和事先的准备、组织工作却大大加强了。每一个教学环节若要取得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都离不开教师创造性的教学设计。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新途径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先进的教育学理论为指导,探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途径、方法。经过研究学生无论在提高学生识字和用字的能力方面,还是在阅读、作文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突破,不仅促进了语文教学结构的改革,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而且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提高了信息素养。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

1、激发学习兴趣。在识字教学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的童话情境,把新授生字变成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情境参入者。生动的情境,优美的音乐,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欲望,为快乐识字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教学 “识字部分”我利用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利用美妙的音乐,可爱的卡通人物,生动有趣的画面,把学生引入向往以久的故事王国,在故事王国中认识那些陌生的“朋友”,这样大大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生字的积极性。我还根据孩子喜欢游戏的特点,把每个教学目标的完成,以恰当的形式呈现,让游戏为孩子们提供最喜欢的识字情境。通过“交朋友”的游戏,让学生表演,通过认读,主动叫出那些生字的名字,然后大方地介绍给其它别的同学。在与一个个朋友亲切地交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生字的一次次反复认读的过程。教学中的重难点由此成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点,课堂中的快乐点。

2、突破重点、难点。在拼音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动画效果,突出教学的重点。例如,在教学比较平翘舌的声母“z-zh”的发音时,我们可以设计让“zh”的“h”闪动或者变色,并提醒学生拼读时注意翘舌,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教学形近字的“比一比,认一认”中的“太、犬、天、夫、夭、术、本、未、末、禾”我设计了动画“、”和一个“一”。“这两个小淘气要蹦到哪里去呢?”学生们的兴趣顿时提了起来,纷纷交流放到“大”和“木”不同的位置所变成的不同的字。启发孩子们发现细微差别中的不同,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动的画面给了孩子们视觉上的刺激,加深了印象,让学生们走进语文乐园!

3、强化读写训练。在课文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模仿录音朗读,强化朗读能力;在指导背诵时,第一遍,可播放课文录像,配以轻声的录音;第二遍,录音没有了,在画面旁有重点词的提示,学生随着画面的变换轻声复述课文;第三遍,学生依据画面展示的内容轻声背诵。采用这样的方法,学生记得牢,背得快又准。在进行写字教学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设计让容易混淆的笔画变成鲜亮的颜色加以动画效果,多个对比,刺激孩子们的记忆。这样比普通用彩色粉笔来教学要吸引孩子的多。

4、培养语言能力。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借助多媒体课件,创造特定的情境,为学生营造一种接近生活实际的交际环境,能促使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如以想象作文《创编童话》,以“我喜欢的卡通人物”为题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我通过多媒体课件,以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叮当猫的形象引入课题,叮当猫带领大家来到卡通城堡门前,利用孩子们对于进入城堡的这份急切的心情,设立了三个关卡。听对话,明确说了什么;介绍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把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拿出办卡通人物展。以轻松的谈话营造一个和谐的交际氛围,让学生敢说,创设一个个适宜的交际情境,让学生能说。这时存在学生中的作文无话可说,无从说起的问题解决了。学生充实交际内容创编一篇自己喜爱的童话。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机智勇敢的红孩儿,聪明伶俐的一休哥,替父从军的花木兰……鲜活的画面,悦耳的音乐,学生的思维之门一下子就被打开了,他们纷纷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作为自己的创编童话的对象,用在交流中的语句和故事中的情节写得十分成功,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丰富的想象能力。

(二)巧妙借助网络,培养学生能力。

1、信息处理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尽量设计一些开放的,需要学生主动去探究、收集、整理、获取信息,并综合运用这些信息进行创新的“研究性学习”的作业。例如:要学生学习课文前鼓励他们查找资料,了解相关的信息,从而便于对课文的理解。在学习《桂林山水》课文前,让孩子们去网上查找更多的关于桂林山水的一些知识和图片,为更好的理解课文奠定坚实的基础,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发散思维能力。在教学《桂林山水》中,学生仅仅通过语言文字了解桂林山水的奇美是不够的。我们把学生搜集的资料综合起来,以视频资料和其它相关内容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的形式按一定的链接方式制作成课堂教学资料。课上,学生通过视频点播看到了桂林水的静、清、绿;桂林山的奇、秀、险;“怪石嶙峋、危峰兀立”,形象地理解了文中的抽象词句,并在网上看到桂林山水的不同形状的图片和文字信息,更加深了对它的认识。

总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之间的整合,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着手,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营造出轻松、和谐的学习空间。

 

标签:  

现在已经有0人给我打分了(查看打分情况
这篇文章现在的总分为0分。
友情提示:打分功能目前只对班级圈子和自建圈的成员开放,访客暂时无法使用此功能。

      未登录,您可以 登录 后再评论
评论:

500字以内: 您已经输入 个字
昵称:                 验证码: 点击刷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