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圈子 | 博客首页 | 圈子首页 | 帮助

舞钢市第三小学2012届6.3班 http://q.xxt.cn/banji543792849460

圈 主
博 主
圈子公告更多>>>
日志 >> 查看日志
圈子点击511次 | 博客点击778次 | 评论0次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随笔

发表时间:2011-05-17 10:33:10 [查看原文]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随笔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讲的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命运的同情。在这一教学中,我能从整体入眼,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解读课文,感悟课文。所以在这节课中我的教学体现了以下特点: 1 、把握了一条情感脉络。从课文导入开始,我就以读寄语的方式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学会细细去品味文章,在这过程中,我着重抓住可怜引起学生的同情之心,以营造一种悲剧气氛,感染学生,然后通过指读、自读、悟中读、指导读、重点读,使学生对小女孩由怜生爱、由爱生悲,使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提升,情感不断升华,达到人文合一。 2 、培养了学生的四种能力:( 1 )自主探究能力。作者的感情是通过语言文字表现的。她的可怜体现在哪里?学生在自读中自悟,并能划出相关的句子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学生各抒己见,加深了理解和感受。这一做法也与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也相符合。( 2 )想象和表达能力。理解课文后,我通过让学生说说自己过大年夜时的幸福情景,再让学生说说小女孩在大年夜的悲惨遭遇,让两者进行强烈鲜明的对比。我向学生们提了一个问题面对饱受饥寒的小女孩,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学生们尽情的表达出自己的爱心、同情心,都希望尽自己的最大力量帮助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适度的说话练习,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的侃侃而谈中,他们深入理解了课文,课文的中心也从而得到了升华。另一方面,通过虚拟这一情境,一方面深化了课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一方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表达能力。( 3 )朗读能力。教学中我能运用让学生谈感悟、抓重点词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达到了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达情的目的。

这节课虽然教学目标完成的较好,但我对学生的评价不到位的地方,没有很好地面向全体学生,发言不踊跃等不足之处,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使我的语文教学更上一层楼。

 

标签:  

现在已经有0人给我打分了(查看打分情况
这篇文章现在的总分为0分。
友情提示:打分功能目前只对班级圈子和自建圈的成员开放,访客暂时无法使用此功能。

      未登录,您可以 登录 后再评论
评论:

500字以内: 您已经输入 个字
昵称:                 验证码: 点击刷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