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有一首著名的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其中有两句“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被貶官八千里的命运呢?
当初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留下大量的佛身舍利(即火化后的遗骨)。两百年后,孔雀王朝阿育王统一了古印度,为了弘扬佛法,派遣大批传教士到世界各地传播佛教,在世界各地建造阿育王塔,供奉佛身舍利,其中在中国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建立宝塔。唐宪宗元和十三年,四十岁的唐宪宗为了祈求长生不老,做出一个重大决定:要举行盛大的仪式迎取佛身舍利到皇宫中供奉。一时间,全国轰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一些人捐钱捐物,甚至不惜倾家荡产,更有甚者,为表示对佛祖的虔诚,把蜡烛放上手臂或头顶上点燃,烧伤自己也再所不惜,对当时社会造成了不利影响。
正当朝廷上下一片歌功颂德声中,传来了坚决反对的声音。这个声音的发出者就是韩愈。他愤而上书,向唐宪宗上了一篇著名的《论佛骨表》。在这篇表中,他言辞激切,毫不留情,指出供奉佛骨并不能长生不年。在没有佛教之前,中国的皇帝都能长寿,而那些对佛祖顶礼膜拜的皇帝反而寿命变短,国运不昌。他指出佛祖本是外国人,即使是活人,也只不过是赏他几件衣服,赐他一顿饭,而所谓舍利无外乎就是死人的骨头,又脏又不吉利,把它放在宫里,就耻辱。建议皇帝把这死人骨头烧掉,断绝后代子孙的迷信活动。
此表一上,宪宗大怒,发誓要砍韩愈的脑袋,好歹大臣和皇亲国戚替他求情,死罪饶过,活罪难免,把韩愈贬官到潮州任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