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圈子 | 博客首页 | 圈子首页 | 帮助

金水区文化绿城双语小学2015届6.2班 http://q.xxt.cn/jswhlc12

圈 主
博 主
圈子公告更多>>>
日志 >> 查看日志
圈子点击649次 | 博客点击1159次 | 评论0次

蒙式儿童心智成长的自然法则二:独立

发表时间:2011-01-23 23:16:10 [查看原文]
 
      生命的天性是趋于独立的。除非儿童有退化的倾向,否则儿童的天性一定是会直接而精力充沛地企图达到功能的独立。

    身体的独立:出生后,身体上开始独立于妈妈的身体。

    功能的独立:这是一个开始,这是一个起点。从一个模糊的过程到清晰的过程。这是预设好的东西。走——奔跑

借功能性的独立顺从内在的引导,以判断内在能力给予自己的选择。

    心理的独立:渴望被爱。分离感好的孩子,心理比较独立。

    人格的独立和形成:内在自我的独立。依靠别人的判断来判定自己,这就是自我在内在没有形成的结果。

    自我的出现

    哭是孩子从心理走向独立的过程。让他哭,让妈妈陪你哭吧。

 

    儿童就是藉着这种独立来顺从自己的内在引导,了解哪些行动对自己有益。“内在的能力会影响他的抉择,如果有人篡夺了这种内在引导的功能,儿童的意志或集中注意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正因为许多人坚持要窃取儿童的内在引导,致使儿童的大部分潜能无法被发现。所以,一定要使儿童从外在来的导引及依赖完全地获得解放,儿童才能达到全人格的发展。

以下摘自《蒙台梭利教育方法》:  

谁若不能独立,谁就谈不上自由。我们往往认为自己是独立的,是因为没有人处处命令我们,而是我们命令别人。

要别人服侍的人实际上限制了自己的独立性。“我不希望别人服侍我,因为我并非无能。”人必须有这种思想,才能感觉到自己是真正自由的。

   任何教育活动,如果对幼儿教育有效,那么就必须帮助儿童在独立的道路上前进。我们必须帮助他们无须搀扶而学会走路、上下楼梯、拾起落下的物品、穿脱衣服、自己洗澡、口齿清楚地说话和明确地表达自己的需要等等。我们必须给予孩子的帮助是使他们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满足自己的愿望,这些都是培养独立性的教育的一部分。

我们习惯于服侍小孩,这对他们不仅是一种奴化,而且也是危险的,因为这很容易窒息他们自发的活动和独立自主的意识,扼杀他们十分有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倾向于把孩子当成木偶,给他们洗、给他们吃,好像他们是布娃娃;我们总是不停地认为孩子不会做事,不知道怎样做。然而,他们确实必须会做一些事。我们对他们的责任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帮助他们去完成他们如何自己拿匙,怎样把食物送进嘴里,母亲也不至少吃一口,不示范给孩子看如何吃东西,这样的母亲不是好母亲。她冒犯了她儿子作为人的基本尊严,她把他当成了玩偶。然而,他是大自然托付给她照料的人。

谁不知道,教孩子自己吃、自己洗、自己穿衣,比喂孩子吃、替孩子洗、替孩子穿衣更是乏味,更加困难,更需要有耐心!前者是一个教育者的工作,而后者只是一个仆人的简单的呆板的工作。这样做对妈妈比较容易,然而对孩子很危险,因为这堵塞了孩子的生命发展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设置障碍。

父母持这种态度的最终后果可能是非常严重的。

标签:  

现在已经有0人给我打分了(查看打分情况
这篇文章现在的总分为0分。
友情提示:打分功能目前只对班级圈子和自建圈的成员开放,访客暂时无法使用此功能。

      未登录,您可以 登录 后再评论
评论:

500字以内: 您已经输入 个字
昵称:                 验证码: 点击刷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