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圈子 | 博客首页 | 圈子首页 | 帮助

登封市商埠街小学2015届6.3班 http://q.xxt.cn/hanlong20030526

圈 主
博 主
圈子公告更多>>>
日志 >> 查看日志
圈子点击586次 | 博客点击1226次 | 评论0次

新年新成长

发表时间:2011-01-01 19:16:37 [查看原文]

新年新成长

前两天孩子在学校又犯错误了。听老师说是中午的时候他在教室里大喊大叫,说老师现在还没来,肯定是睡觉睡过头了。后来还追着一个女孩子满屋子跑,同学们都说颜畅追她是要亲她。刚好语老师来了,大家就都向老师汇报颜畅的行为。语老师就揪着他的耳朵叫他站到走廊上,他的班主任也就是数学老师也来了,听说这事后就气愤地用脚踢了他屁股。可能当时他老师就给我打电话了,刚好我电话没在身上没有听到,后来看到的时候就回过去,她也没接。等到下午我去接孩子的时候就顺便问他是不是他又在学校做错了什么事,老师为什么给我打电话了呢?他也不说,还是他的好朋友王振权给我简单讲了讲中午的事,我才知道。当我听到他们说两个老师都打了他时,虽然觉得方法有些不妥,但没有想那么多。想着反正孩子调老师打两下也是应该的。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就详细问了事情的经过,又认真地和颜畅沟通了一下,然后就把我们的对话,和我对于孩子教育问题的建议写成了一篇文章。

第二天上午他老师又给我打电话叫我到学校去一趟,我和他爸就一块去了,她又向我们叙述了事情的经过,最后总结出一句话:颜畅是不是早熟?

我们心里都咯噔了一下,怎么会用早熟这个词呢?他才是个七岁的孩子啊,怎么就能讲到早熟呢?但是我们还是没想那么多,后来他老师又说:以前他犯错误的时候我总是警告他要是他再犯就不要他了,是不是他想着我只是吓吓他,没有实际行动,要不这次我就真的让他回家几天,说是开除他,不要他了,吓唬吓唬他。我和他爸想着对这样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吓吓也好,就同意了。顺便把我写的那篇文章交给了他老师,我想用文字和老师交流应该更有成效吧。

带他回家以后,我又反复问他那天中午发生的事,问他是不是他追一个女孩而且要亲人家?他还是不承认。我知道那个女孩家就和我们住一个小区,就带他找到她们家,又向她了解事情的经过,那女孩说颜畅就追了我一下就不追了,没有把我追到门口啊?她妈妈也说,小孩子之间追追跑跑很正常,没事的,别批评孩子了!听到这话,我才不是那么紧张。

下午,我让他自己在家写事情的经过。他就认认真真地写了三大张,问他想不想上学,他说想。我觉得孩子已经认识到他的错误了,就想第二天送他上学。第二天上午由于有点事,没有送他,吃过午我饭我就和他老师联系,她一直不接电话,我就决定不管她接不接电话我都要让孩子上学去。(我已经隐隐觉得我们同意把孩子带回来,配合老师吓孩子的决定是错误的)当我们快到学校的时候,她又打电话过来说刚才没听到电话响。我说颜畅怎么办呢?要不让他上学去吧?她说:“颜畅想好了,反思明白了?”我说:“他自己都写了几页的检讨书,应该想明白了吧?”她突然来一句:“你说针对你们的孩子,我们应该怎么教?”

我突然有点后悔,是不是她觉对我写的那篇东西有点误解?

电话中也说不清,我说见面说吧。就直接到了学校。见面后她又把颜畅数落了一通。在我们谈到喜欢啊,谈恋爱这些话题的时候我觉得儿子在旁边听着不合适就提议:这些话不能让孩子听见,是不是先让他进教室去?不知道她没听见还是没在意继续说下去,就颜畅追着那个女孩跑要亲她这件事反复地说,甚至好几个月以前的事也翻出来说,我甚至能听出她说颜畅的口吻其实是在热嘲冷讽我。我更加确定是自己的那篇《母子对话记》让老师产生了误解,也对她的教育理念产生了怀疑。想着一年级的时候用这种方法跟他老师沟通的很好,没想到并不是任何老师都适应这种方法的,老师如此,那孩子呢?老师总是口声声说一班七八十个孩子,我们不可能光管你们一个孩子吧?但七八十个孩子,七八十种性格怎么能用一种教育方式呢?孩子怎么能都适应同一种方式呢?

但老师有老师的教育方法和想法,我就耐心地听她说下去,后来我提议要见见当时在场的语老师,她就打电话叫语老师过来了。

老师用了一种不同于数学老师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让我耳目一新,也放下了很多压力。她先是表扬颜畅聪明,后才说他的缺点,又开玩笑地口吻说起我们的老乡关系,让颜畅觉得她能又回来上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是妈妈老师的老乡关系才让能回来,一下子把孩子的抵触和紧张情绪消除了。而且她面对老师说的早熟问题就有不同的看法,说这么小的孩子谈不上早熟,只是好奇而已,一下子就把萦绕在我们周围的担忧和顾虑消除了,这种方式还是很适应当时的情况的。

家长毕竟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也很茫然,他们也是一群没有经验的大孩子,教育理念当然没有老师的多,他们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其实也是需要帮助的。

晚上和他爸爸聊起这件事,我们同时都提到了后悔让孩子回来,其实我们是和他李老师一块进入了一个误区,打孩子已经是错误了,而且又用开除来恐吓孩子。开除是最后的底线,教育有很多种方式,吓唬也有很多种方式,为什么非要用开除呢?这次他犯个小错误就用开除了吓唬,行,这次能起到作用,下次呢?他再犯错误的时候还用吗?每次都用还会灵吗?用多了不但不灵,反而会让他产生厌学的情绪。记得因为作业多时,他常常说上学真没意思,成天要做作业,要是不上学多好啊!小孩子都有轻微的厌学情绪,刚好我们又给他一个逃避上学的机会,这不是刚好合了他的意吗?

他爸爸说还好咱们孩子承受力强,要是承受力不强,他怎么受得了这么三番五次地恐吓,不厌学才怪呢!

颜畅就像一棵疯长的野树,老师打压,父母打压,但他依然保持他顽强的性格,茁壮的成长,依然做自由自在的自己,从不被那些外在的压力和恐吓倒,在老师和别人眼里,这可能是很受不了的事了,会以为他这样屡教不改的孩子是令人讨厌的,甚至是无可救药的。但事物都有两面性,反过来想他这样倔强,这样与众不同的性格也是有可取之处的啊。他聪明,好学,勇敢,坚强,对未知的世界和知识充满着探究的信心,这样想来他还是很棒的啊!他的思想和智力,能力和承受力都是在同龄人之上,所以才会有超越同龄人的怪异举动。

不过,这也只是我们做父母的对自己孩子最大的赏识,唯有如此我们才会有信心把他教育好,不如此,难道我们能对他像对待一个罪犯一样非关押审训不可吗?

孩子毕竟是孩子,我们应该允许他犯错,犯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知错就改,而我们家长和老师也不能无限地把他的错误放大,重复。尤其是父母,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在老师已经恐吓批评很多次的时候,我们要给他支持,要始终和他站在一起,要鼓励他,要安慰他,更要保护他。父母是孩子的港湾和依靠,只有在父母的怀抱里了他才会有安全感,才会有温暖感。

事情过去几天了,我们想归我们想,再也不能对孩子提起这件事,我们要学会遗忘,更要让孩子学会遗忘,遗忘那些不快乐的事,记住那些美好的事。

新年新开始,一定要给自己和孩子一个美好的开始!期待着我们在新的一年能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标签:  

现在已经有0人给我打分了(查看打分情况
这篇文章现在的总分为0分。
友情提示:打分功能目前只对班级圈子和自建圈的成员开放,访客暂时无法使用此功能。

      未登录,您可以 登录 后再评论
评论:

500字以内: 您已经输入 个字
昵称:                 验证码: 点击刷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