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圈子 | 博客首页 | 圈子首页 | 帮助

夏邑圣源学校2009届9.8班 http://q.xxt.cn/banji13592302851

圈 主
博 主
圈子公告更多>>>
日志 >> 查看日志
圈子点击367次 | 博客点击2929次 | 评论8次

乐读善思铸师魂——由《不跪着教书》想到的 xxt推荐博文

发表时间:2010-09-25 18:45:44 [查看原文]

乐读善思铸师魂

——由《不跪着教书》想到的

读过魏书生、赵谦翔、李镇西等老师的作品,再回过头来读吴非(本名王栋生)老师的《不跪着教书》,有一种很奇特的感觉:前者好像是一位爱美的少女,他们把自己的“教育这片热土”打扮得青春靓丽,经营得硕果累累;而后者却是一位强壮的青年,他们千方百计的帮“这片热土”锻炼体检、求医问药,以求“她”健康长寿。

因为在魏书生、赵谦翔、李镇西等老师的作品中,我读出了成功与收获,而在吴非老师的书中,我更多的是读出了睿智的辨析、犀利的批评、深邃的思想……吴非老师让我看到一位学者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到处奔走呼告的身影,他的一腔喷涌而出的激情,伴随着冷峻严肃的思考,向世人发出了震耳发聩的声音。

于是读《不跪着教书》,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诗句总在脑际萦绕。不是对教育这片热土深沉而真挚的爱,哪来如此痛彻肺腑的呼唤?

尤其是吴非老师对师生读书的推崇与敬重,让我深感震撼!在本书的许多篇章都出现了“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的谆谆教诲!

因此,读《不跪着教书》,我最大的感悟就是,我要学着做一个“乐于读书,善于思考,有思想、有灵魂的好老师”。

下面结合我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我的认识。

一、做一个乐于读书的老师。

吴非老师认为:“要让自己的学生出色,教师必须出色;想让学生多读书,教师首先应当多读书,自觉地多读书。”“说到教师的教学观念及业务素养,可能也该说一句,‘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可见,吴非老师对教师读书学习推崇备至。那么,老师应该读哪些书呢?我认为:

1、作为一个老师要阅读教育教学经典。

吴非老师认为:经典是一个时代语文和人文的最高成就,青年时代读这样的书,会给一生的读书打好“底子”。

作为我们一线教师,应当系统阅读与本学科相关的经典著作,如苏霍姆林斯基、叶圣陶等教育专家的论著,还有于漪、魏书生、、赵谦翔、李镇西等名师名家的教学专著。从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功底。在这种阅读中,还可以“培养人文精神,学会独立思考,终身受益”。

 

2、、要读专业之外的书籍和报刊杂志。

人们普遍认为,要想给学生一碗水,只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应当是一条“有源头活水”的小溪,或者奔腾不息的江河。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不仅要有扎实而深厚的专业功底,而且要博览群书,兼收并畜。我在自己的求学生涯中,由于命运的安排,我在高校和从教后的培训中,学习了大量的与农业有关的科技知识,如农作物栽培、果树栽培、食用菌栽培、花卉栽培;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农业气象学、昆虫学……这些学科看起来和现在我所从事的语文教学关系不大,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时还会有用武之地的。比如学习《大自然的语言》,老教材上的《花儿为什么会这么红》等篇目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写作课上,带领大家在校园观赏花草树木,对其名称、特性、用途,可以向学生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直到现在我阅读上仍然很广泛,语文教育,生物,社会,电子等。我认为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与整合,可以构建一个人新的认知体系,使其专业水平发挥得更好!并且,我在平时很重视引导学生读书。因为“一本好书往往就是一粒善良的种子,一粒诚信的种子,一粒爱的种子,一粒正直的种子,这些种子适时地播撒在孩子的心田,就有了真善美品格的萌芽,滋养感知,潜移默化,人的心灵就会变得充实,高贵,美丽,他就有可能始终站立着,像一个人一样地活着。童年少年时一本感动过自己的好书会在漫长的岁月中支撑着自己。”

 

3、要学会读各色各样的人。

《红楼梦》中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么一句话。这句话对我们做人、做学问,都是很是适用的。在教学中,经常读周围的人——领导、同事、学生——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处变不惊、运筹帷幄;求真务实、干练高效;惜时守纪、童真阳光……从中收获思想、获取动力、找到好心态。在读周围的人这本无字的书中我,找准了自己的坐标,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二、还要学会思考。

其一,思考自己的职业追求。

“我思故我在”。我们老师不是知识的容器和传声筒,而应该是思想的领袖。不仅仅为了生计而教学,而应当努力追求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幸福。如业务的长进,专业水平的提升,学生的成功与成长……

吴非老师引用朱亦磊的话:“我希望自己拥有最出色的学生,所以我必须使自己成为最出色的教师。”正是因为我们想拥有最出色的学生,所以我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最出色的教师。一个老师的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我们应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善于反思,勤于总结。善于发现一个阶段,自己快速成长的限制因素,及时予以突破,使自己成长得更快,从而缩小“匠”与“师”的差距。

其二,思考自己的思想和灵魂。

在书中吴非老师说:“我认为,教师要学会教书,首先应当学会读书,学会思考。”

我们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各种利益和诱惑充斥的今天,我们不可能完全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不可能“宠辱偕忘”,但可以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和职业理想。“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教师没有信仰、没有精神追求,他的学生很难成为站立起来的人。”

我们老师要有自己的人格独立和职业尊严。不能为了蝇头小利而丧失尊严,当然,更不能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面对不合理的现象,敢于挺直了腰杆说“不”。 一位优秀的教师,应当是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正如吴非老师所言:“培养独立思考的一代,是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中国需要大批有独立思考精神的教师来做瞒和骗的掘墓人。”

其三、思考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一个教师具有教育魅力的关键因素,“教师风格不存,个性不存,意味着教学生命的死亡。”“风格延续着教师的教学生命,因为它有可能长久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培养自己的风格,才能使自己的教学生命之树长青。在应试教育泛滥的今天,我们不必亦步亦趋,人云亦云,为了那点可怜的分数,置学生的健康和成长于不顾,可以在书山题海之外,找到属于自家的风格,一如赵谦翔老师等人,用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打造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创造属于自己的教学神话!

感谢吴非老师及他的《不跪着教书》,是他让我我明白了:自己应向“做一个‘乐读善思,有思想、有自己教学风格’的好老师”的目标迈进!

标签:  

现在已经有0人给我打分了(查看打分情况
这篇文章现在的总分为0分。
友情提示:打分功能目前只对班级圈子和自建圈的成员开放,访客暂时无法使用此功能。
学海泛舟 说:
好!! [回复]
2014-04-15 15:18:32  [来自:博客]
郑老师9867881 说:
我一定的读一读《不跪着教书》 [回复]
2012-11-02 08:46:26  [来自:博客]
十里荷香 说:
从老师的读书感悟中我也收获不少,受益匪浅! [回复]
2011-04-21 12:40:38  [来自:博客]
蓝紫 说:
赵老师的读书感悟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多读书,善思考,向最好的老师的方向努力! [回复]
2011-03-30 19:13:16  [来自:博客圈(夏邑圣源学校8.13班)]
j鹰 说:
支持 [回复]
2010-11-15 21:03:43  [来自:博客]
冯老师5239 说:
欣赏 赞同 [回复]
2010-09-30 10:20:17  [来自:博客]
守望生命 说:
经典是一个时代语文和人文的最高成就,青年时代读这样的书,会给一生的读书打好“底子”。是呀!您的阅读心得给我的启发很大。 [回复]
2010-09-28 21:47:00  [来自:博客]
仝素云 说:
真想马上看到这本书。你写的太好了。 [回复]
2010-09-25 20:03:53  [来自:博客圈(河南教师读书会)]

      未登录,您可以 登录 后再评论
评论:

500字以内: 您已经输入 个字
昵称:                 验证码: 点击刷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