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早已过去,如今儿子也上小学了,我最近无意之间发现了老师的“语言风格”。回忆一下自己学生那会的情景,惊讶的发现,老师的语言仅如此的雷同。没有地域、个人差异。在菜市场,老师问学生:“作业做完了吗?”这就是老师的语言。 在公交车上,看见放学的学生,问:“今天的课听懂了吗?”这是老师的语言。 十一长假,在山顶公园、在沙岛碰到准备过山车、坐游船的孩子和家长,老师摸着学生的头说:“你看你多幸福啊,爸爸妈妈陪着你玩,要用好成绩来回报哦!”这是老师的语言。 暑假,跟同事带孩子去大连玩,回来时恰好碰见孩子老师,老师问孩子:“作业做完了没有?大连好玩吗?”“做完了,大连好玩的很!”孩子说。老师说:“回去把旅游的见闻写下来,开学了与同学分享啊!”这是老师的语言。 我纳闷,老师怎么都这样说话啊? 也许,各地方言不一,也许个人习惯不同。也许老师的这一职业特点和对学生的爱心,日久天长的形成了这样的语言风格。 这—就是老师的语言,爱的语言。
2010年9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