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试卷分析(上学期期中考试)
本次考试,考查的是《声现象》和《光现象》的内容,其中,声学占分36分,光学占分64分。题型有选择、填空、作图、实验探究、计算、综合应用。题型多样,覆盖面广,难度适中,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学生学习、老师教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就学生在试卷中反映出的共性问题,总结如下:
一、 选择题
选择题得分率在84%以上,填空题得分率也相当高。这说明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的掌握,还是比较牢固的,对老师强调的重点知识,都能够准确地理解。
选择题错误比较多的是:第4小题、第8小题
第4小题是考察学生对光的折射、反射的理解。但因为学生还没学过“透镜”,所以不知道“冰透镜”为何物,所以,这道题错的最多。但是,如果采用“排除法”来做这道题的话,还是能做出来的。
A.古代潜望术,这道题在《课课练》上曾出现过。是说古代人,
在树上悬挂一面镜子,在院子里放一盆水,通过水中观察,可以看到
邻居的活动情况。光在平面镜和水面的反射成像,这是一种“反射现象”。
B. 冰透镜向日取火,没学,继续往后看看。
C 。潜望镜,这是用两块平面镜的组合,当然还是“反射现象”。
D 。日食的成因,这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经过排查,可以把这三个选项排除掉。
第8小题成语“白纸黑字”喻证据确凿,不容抵赖,从物理学角度看这道题也曾经讲过,但学生出错率仍然很高,这是我意想不到的。这说明,老师课堂上讲的东西,学生并没有真正接受,学生仍是按自己以往的错误理解去做题。
二、 填空题
填空题得分率也比较高。但第14小题,错误比较多。这是关于“颜色”的问题。课本上有,也让学生背了,说明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透过”和 “反射”的含义。今后要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去表达自己的理解,真正掌握学生的心理。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学生会了。
第15小题,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液体,已知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45°,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105°,则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度,折射角的大小是______度。
第2问错误较多,说明学生不会用画图来帮助分析问题。
三、 亲历探究
19 题为作图题,失分率比较高。今后要多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20题是关于平面镜成像问题的实验。这道题平时一再强调,学生也会说会写,但在使用中仍然出错,可见学生的潜意识对学习的影响有多大。今后要注意对学生的理解的要求。
四、 综合应用
22题是计算题,题并不难,书本上的作业题,月考的时候也考试过,
但这次改头换面,学生在做题中仍出现了扣分情况,不能做到完美无缺,也是出乎意料的。
23题,是一个情景题,要求学生回答“为什么她能看到小鸟却听不到鸟叫声。”
这道题对学生的要求是解释出两个方方面的问题,但很多学生只回答了“为什么听不到鸟叫声”,没有回答“为什么能看到小鸟”。这说明学生对于题意的理解还存在着问题,今后也要注意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
通过这次考试的反思,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并落实到实处,对于在学习方面态度不积极的学生,一定要监督他们,尽快完成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