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路: 我们身边的孩子,大多物质生活比较优裕。他们的衣饰及生活用品,很多都在完好的状态下被弃之不用。这似乎成了孩子们和家长们的习惯,生活中许多普通的东西被随意的丢弃扔掉。很久了,我一直希望能通过一节生动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重新审视自己身边的普通物品,并开动自己的小脑筋,使我们身边陈旧的物品发生新的改变、产生新的作用。 终于我看到了这本美绘手册《爷爷一定有办法》,我被书中重复而富有节奏的文字陶醉了,我被奇妙而富有人情味的故事感动了。那个珍惜东西的约瑟和总有办法给我们带来惊异和喜出望外的爷爷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于是我急切的想把《爷爷一定有办法》也孩子们一起分享。并最终有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 欣赏故事中重复而富有节奏的文字。理解故事《爷爷一定有办法》。 2 重述短句:“喀吱喀吱的剪”“飞快的缝进缝出”“翻过来又翻过去”。掌握量词:一条、一件、一颗。 3 教育幼儿懂得珍惜生活中每样平常的物品。知道只要动脑筋想办法,旧的东西也会发生新的变化、产生新的作用。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爷爷一定有办法》的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 重述短语、再现人物对话。 活动准备: 缩编故事《爷爷一定有办法》 字卡:爷爷一定有办法 自制课件《爷爷一定有办法》 毯子 外套 背心 纽扣图片 缝纫剪刀一把 旧无纺布购物袋一个 活动过程: 1 教师出示旧购物袋,并开始裁剪使之一次次发生新的变化。引起孩子兴趣,让孩子知道旧的东西可以再次利用。 ——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快速裁出围巾-——手套——蝴蝶结 小结:旧的东西只要肯动脑筋,也会发生新的变化。老师这里有一个故事,小朋友听完之后,也会变得爱动脑筋的。 2 完整讲述故事《爷爷一定有办法》。 提问:故事里讲到了哪些人?(约瑟 爷爷 妈妈) 爷爷为约瑟做了哪些东西?(毯子 外套 背心 纽扣) 引导孩子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并使用正确的量词:一条 一件 一颗 爷爷是一位什么样的爷爷呢?(爱动脑筋的爷爷)约瑟是一位什么样的孩子呢? 小结:爷爷是一位慈祥的爱动脑筋的爷爷,所以约瑟总是不停地说《爷爷一定有办法》(并出示相应的字卡),约瑟是一位爱惜物品的孩子。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爷爷一定有办法》 3 看课件,再次讲述故事。 引导幼儿重述人物对话,理解词语“奇妙 渐渐 又小又旧”。 提问:约瑟的纽扣丢了,爷爷怎么对约瑟说?(爷爷让约瑟动脑筋想办法快乐起来)约瑟做了什么?(约瑟写下来一个奇妙的故事) 小结:爷爷为约瑟做的每样东西都是奇妙的。只要爱动脑筋,每个人都会像约瑟和爷爷一样有办法的。 4 老师和个别孩子分角色再现人物对话。 5 请幼儿自由结合分角色再现人物对话,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6 小结:大家表演的真好。我们还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和你家里的朋友听,让他们也知道约瑟和爷爷的故事。我们小朋友应当像约瑟那样珍惜生活中的每一样旧的物品,像爷爷那样开动脑筋把旧的东西变成新的东西来用来玩!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听故事听得一脸兴奋,对教师的发问积极应答、滔滔不绝。两遍故事讲述之后,孩子们已能绘声绘色的重述人物对话。实际上,活动开始,教师演示旧东西新变化新作用的环节,已使孩子们初步理解旧的东西可以巧妙利用,同时激发了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为孩子们对“只要动脑筋,旧的东西也会有新变化新用途”的理解做了铺垫。通过再现复述人物对话,丰富了孩子们的词汇和语言,整个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活动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