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8/16
——郑瑜晗的故事
这个镜头我怎么也忘不掉:在三年级迎接调研考试的时候,我们在复习期间总免不了要做一些卷子,其中有一次做的是形近字的归类复习,卷子上的一组形近字是“墨——墨”,这次卷子是作为晚上的家庭作业布置下去的,第二天,我一走进教室,郑瑜晗就拿着卷子走了过来,指着我前面提到的那组形近字对我说:“刘老师,这组形近字有什么不同啊,昨天我怎么看也没有看出来,我又用放大镜观察,还是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同。”这时,我才发现,郑瑜晗的手里还拿着放大镜呢!您发现了吗?“墨——墨”原本就没有什么不同,本来就是一个字呀!我仔细看后,自己也笑了:“是刘老师马虎,把同一个字打到一组了!” 如果“马虎虫”遭遇郑瑜晗,看,是不是很尴尬的事?
在上二年级的时候,学校要举行广播操比赛,选上的同学才能参加,要知道,只要有活动,只要是低年级小朋友的活动,只要是需要选拔才能上的活动,小朋友被选上的心情是多么迫切呀!下午要选拔了,大家都积极要求参加,生怕下午放学晚了自己的前途命运被耽误,下午布置作业的时候就有同学在提醒我了:“快点儿,要不就赶不上选拔了!”这时,郑瑜晗站了起来:“老师,我不想参加广播操比赛。”“为什么?”我很吃惊,“小朋友都想参加,能选上要代表学校参赛,多光荣啊,去吧!” 郑瑜晗是嘟着小嘴儿出去的,不一会儿,挑选完的同学都上来了,我让选上的同学都站起来,然后一番鼓励,郑瑜晗也被选上了,可是她一站起来,就“哇”地哭了:“刘老师,我不想参加广播操比赛,我就是不想参加,呜……呜……”哭得那么伤心,那么痛!怎么收场的,什么原因不参加,都忘了,唯一没有忘记的是在一张张喜悦的笑脸中这一张不情愿的小脸,于是,我记住了,郑瑜晗是和别人思想都不同的郑瑜晗。
中午到校,教室里打闹的,谈天说地的,唯有郑瑜晗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拿着《朱自清散文集》看得津津有味,我走过去,问:“能看懂吗?”“能。” 郑瑜晗点点头,又继续看起来,这本书已经发黄,是从爸爸的书架淘到的。郑瑜晗还喜欢看《儿童文学》,为书的事,她还和好朋友闹过别扭。班级里举行联欢会,一群女孩子在一起自编节目,拍练舞蹈,这个群体中是找不到郑瑜晗的,无论多么喧闹的地方,那个在自己的角落里读书的小女孩,就是我们的郑瑜晗。
她不像小孩子,天天挂着天真灿烂的笑容,她似乎总在思考着什么,她的文章也比别的孩子老到,有思想。她也比别的孩子更坚强,课间,她不小心摔跤挂上了嘴巴,还缝了针,当我问她时,她也是很淡然地摇着头说没什么。我总是给她说,再细腻些,你就可以代表班级参加作文比赛了。我期望着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