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点击678次 | 博客点击1116次 | 评论0次
一个集体中的人
发表时间:2009-08-07 08:58:43 [查看原文]
| 一个集体中的人
一个人离不开集体,就像鱼儿离不开水。虽然大多的人都知道个人和集体的利害关系,但往往在行动上却表现得并不坚决,随着现代社会竞争意识的增强,合作精神、团队意识也日益强烈。今天重提这个话题非常必要,既然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离开集体而独立存在,都是一个集体中的人,那么,该如何做好自己的角色呢?  首先要有集体荣誉感。
集体选择了你,意味着你的聪慧和优秀;而你选择了集体,也意味着你必须要自觉地维护集体的利益和秩序,接受集体的约束。时刻想着为集体增光添彩,要有集体荣,我则荣,集体耻,我就耻的荣辱观。为了集体,要约束个人私心;为了别人,要遏制一己之利。作为我们教师,因为我们学校实行分年级管理制,所以在工作中,时刻要为集体着想。按时签到,按时听课、评课,上交材料保质保量,高质量地上好校内组织的公开课、研讨课。集体教研或者是专业阅读的时间,一定要认真阅读。平时的集体办公要恪守时间,多谈论教学,多研究策略,少说闲话。用心钻研,积极向优秀的同行学习,发现差距及时赶上,当然富有经验的教师则要乐于奉献自己的智慧和热情,帮助大家都能齐头并进。如此这般,才可保证我们各个班级教学质量的稳步前进。以上的各个方面我们如果都能认真地落实到位的话,我想我们这个集体就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的教研组就、能轻松地获得明星教研组。的确,一个有集体荣誉感的人,当他不小心犯了错误而影响到集体的时候,他会自责内疚,痛苦不堪,他一定会用另外一种方式为集体加分;一个有集体荣誉感的人,也是有着良好习惯令人尊重的人,他能利用好习惯成就自己的人生;一个具有集体荣誉感的人,才能赢得事业的同时,也赢得他人的心灵和自己的未来。 
接着是要做到团结互助。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在我们每个人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当面不说,背后乱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些现象其实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在我们的学校里,在我们的集体中,总有一些人会这样说,这样做,严重地影响了集体的团结和谐发展。现代社会强调一个和谐,即要有一个个和谐的人,方能产生和谐的集体。和谐要求我们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爱在背后说三到四的人,听的人往往会给你画个问号:“这个人,说不准明天会在别人面前骂我!”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人,还是尽量少做。团结互助不是拉帮结派,不是在集体内搞小组织,开小会。而是要团结所有的人,围绕集体的中心工作携手并肩,为了同一个目标,大家彼此相依,相互支持。 
最后则要加强学习研究。惟有教师的成长才能有教育的发展、学生的成长。因此,我们每个集体中的人,都应该做到和而不同,周而不比。要有自己的思想,要能独挑一方蓝天。具有这种本领的人,一定是一个学习者、研究者。多读书,可以读你心目中的偶像专家的书。喜欢窦桂梅,就读她的《玫瑰与教育》、《为生命奠基》;喜欢武凤霞,就读她的《武凤霞讲语文》;喜欢肖川,就要读他的三步曲:《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育的真情与智慧》、《教育的使命与责任》等;喜欢魏书生,就读他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语文教学探索》、《魏书生文选》、《家教漫谈》等。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高万祥的《我的教育苦旅》、《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等。不仅读中国的,还要读外国的,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乌申斯基的《教育文选》、洛克的《教育漫话》等。读书还要博古通今,不仅要读《论语》,还要读当今的教育案例等。多研究,就要以研究者的姿态去教学。敢实践,多反思,积累实验素材,总结实验成果等。 
| |
标签:
现在已经有0人给我打分了(查看打分情况)
这篇文章现在的总分为0分。 友情提示:打分功能目前只对班级圈子和自建圈的成员开放,访客暂时无法使用此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