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六个一”
(2009年暑期班主任培训心得三)
近几年来,我们实验小学一直要求每个老师每学期完成“六个一”工程,即一节好的课例,一篇教学反思,一篇教学论文,一篇教育教学随笔,读一本书,写一篇读书笔记,而且一直坚持得不错。今天,在北京教育专家汪志广老师的对班主任培训的讲座里,同样听到了“六个一”,只不过这是班主任面对家长的“六个一”。我依然倍感亲切与熟悉,便迅速把班主任应对家长的这六个法宝记了下来——一张笑脸、一把椅子、一杯热茶、一双耳朵、一条建议、一纸记录。 都说现在的孩子难教,殊不知,现在的家长同样也很难应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觉悟的不断提高,导致现代社会上“6+1”式的家庭(即六位老人和一个孩子)也越来越多。这样以来,孩子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也与日俱增,他们就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是一个家庭全部的希望和未来,全家人每天都围着他(她)一个人转。所以,导致溺爱孩子、袒护孩子的家长也越来越多。一旦孩子在学校里有了什么身体或心里上的不适或问题,或者与学校里的孩子或老师发生了冲突,大多数家长都会闻风而至或被老师请到学校,这样,老师便免不了和家长面对面沟通交流。如果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很熟练地掌握了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或者家长非常通情达理、大度而善解人意,那么事情就比较好解决。而如果班主任老师不善于和家长沟通,缺乏正确的交流技巧,再碰上哪位家长性格暴躁或言语过激,那有些家校矛盾也许一触即发。 今天,汪老师给我们提供的班主任的“六个一”工作法既简单又实用,确实是我们班主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法宝。如果哪位家长因为孩子的事怒气冲冲地找到了班主任的办公室,我们老师笑脸相迎,赶快拉过一把椅子请他(她)坐下,并及时递上一杯热茶,我想,班主任不需一言一语,即使再有气的家长,此时气也会消了一半。然后,我们再呈上自己的一双耳朵,认真倾听家长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并把他(她)所陈述的重点或对解决问题有用的东西记录下来,等家长发泄完毕、心平气和之后,我们再帮他(她)分析问题,给他(她)一个合理的建议。“六个一”下来,保证家长会点头称是,满意而归(当然也不排除极个别家长)。因为,人最需要尊重,也最受不了尊重。 班主任的这宝贵的“六个一”,我会牢记在心,并正确运用它于实际工作当中,相信它一定会给我的班主任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