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材说明:
这篇文言文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文章先说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人,然后讲假如让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围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指出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不是因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别。
二、 学习目标:
1. 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大意,了解故事内容。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三、 重、难点:
1. 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2. 揭示所蕴涵的道理,联系实际谈一谈。
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 导入(师)
通过学习《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大家对文言文已有所了解,谁来介绍一下自己收集到的文言警句,关于学习的更好,再把你理解的意思讲一讲。
生:读句子,说意思。
师:刚才,同学们介绍了那么多有关劝告学习的警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学弈》这篇文言文,它也是一篇劝学的文章。(板书)学弈“弈”本来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下围棋。现代也有“对弈”一词,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围棋。想知道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吗?认真听老师背诵《学弈》。
2. 师熟背《学弈》一文。贴(图画)
3.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我国大教育家孟子。谁能借助课前查找的资料介绍孟子的情况。
生:介绍作者。
二、 初读课文,读顺句子。
1. 了解孟子,请大家试着读读他写的这篇文章(读准字音,注意语速)
生:试读。
2. 师中速范读,学生聆听。(听师读,注意句中停顿。)
3. 师慢速读,生小声跟读。
4. 生自由练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同桌对读、小组齐读、接龙、自读)
5. 检查读书。(指名读)
三、 疏通大意,学生自读。
1. 对照注释,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句意。
2. 小组交流。(按自己选择的方式汇报文意)
3. 在刚才学习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可以说句意、词意或文章内容)
4. 看来同学们对文章内容已理解的相当透彻了,让我们在此基础上再来诵读。(自读,男、女生读)读中注意指导语气。
四、 读书明理,联系实际。
师:同学们书读得这么好,我相信大家后面的表现更出色,有信心吗?
1. 讨论:文中“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联系上文)
2. 指名说说。
3. 你是否也有这种经历或体会。(结合自己或自己知道的事例谈一谈。)与同桌交流后说一说。
4. 师总结。板书:成功、失败。看来做任何事都要专心致志。
五、 扩展探究,迁移运用。
1. 听文言故事,猜成语。(注意听读完再回答)
六、 课后扩展:
背诵这篇文言文。
七、板书
略